工作室帮扶模式

精准发力,构建有生命力的教育帮扶模式

作者: 时间:2021-04-28 点击数:

精准发力,构建有生命力的教育帮扶模式

宋青园长工作室

上海市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

2019年6月,宋青园长工作室接到教育部教师工作“关于开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的通知,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制订计划、先后派出了三批支教帮扶小组,远赴凉山州机关第二幼儿园扎根工作,以“精心专业帮扶、促进优质发展”为目标,努力构建有生命力的教育帮扶模式。通过组建具有专业引领的支教小组、科学细致的学情调研、把“坚守儿童立场,呵护幸福童年”的先进理念带到凉山,通过因需、因地、适宜的教育实践,让它像根一样扎入土壤深处,穿透泥土的缝隙,劈开坚硬的石头,将根须向四处伸展,最终抽芽发干,生枝生叶,带动、辐射、引领,携手更多的同行提升教育品质,发展教育内涵。

凸显专长,精心组建支教小组

支教小组的组建是“生命力帮扶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起点。为优化一方教育生态,工作室成员构成既包括上海中心城区园长,也兼顾上海郊区园长,另辐射2名外省市园长。因此,我们不仅遴选爱岗敬业、专业拔尖支教小组的优秀青年教师,也注重支教小组的构成能体现成员多样性、广域性的特点,除了推选上海黄浦区的教师,也积极遴选具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一具有少数民族背景的教师,每位教师更有各自突出的优势与特长,并且关注前后两批支教小组教师专业的相对一致性,保证在支教时间内实现专业引领上的延续。比如,陈小梦老师和黎海波老师都专长于体育教学,刘一凡老师和徐文晶老师都以语言与艺术领域教学见长。

同时,支教小组教师的专业特长涵盖五大领域,并独具一定的个性化特征。同为语言与艺术领域特色的刘一凡老师与徐文晶老师,分别偏向于美术与音乐;陈小梦老师还能发挥他的信息技术专长,为凉山州机关第二幼儿园的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应用ICT提供精准的方式方法;奚尤旎老师能为特殊儿童的甄别和问题行为的指导提供咨询,徐钦佳老师则能引领教师开展游戏化数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性别

专业特色

陈小梦

上海市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

体育、信息技术

奚尤旎

上海市黄浦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

教科研、特殊教育

刘一凡

上海市黄浦区汇龙幼儿园

语言、艺术(美术)

黎海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幼儿园

体育

徐文晶

上海市黄浦区音乐幼儿园

语言、艺术(音乐)

徐钦佳

上海市黄浦区西凌第一幼儿园

教科研、数学


“身入心至”,细致调研

细致调研是“生命力帮扶模式”的实施依据,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开展精准帮扶,才能真正提供受援园所最急需、最准确、最有效的支持,只有发现关键问题、抓牢突出困难,帮扶才能凸显效果。

开展教育帮扶以来,宋青园长工作室先后两次组织成员走进对口帮扶的凉山州机关第二幼儿园,实地了解办园情况,对办园理念、幼儿发展水平等进行现场调研分析。凉山州机关第二幼儿园的“阳光体育”将园所户外空间创设成一个循环式的运动挑战关卡,让幼儿在情境中提升运动能力;娃娃餐厅、艺术长廊、多功能室一地多用,教室、专用活动室、户外场地每一处空间摆放着供幼儿自主选择的材料,凉山州机关第二幼儿园的环境已然有着课程化的思考。但州二幼体育组的老师们也提到:“虽然阳光体育课程实施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体育活动游戏化教学设计、大班额体育专项集体活动、雨天室内体育活动中任然不足。”

在调研中,工作室成员们了解了凉山州各种独特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及珍贵的文化遗产,自然渗透到孩子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将这些开发成课程资源能让孩子们感觉到亲切,更愿意自主地探索学习,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州二幼在艺术教育中为融入自然、社会、民族特色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实践,体现了源于生活,与大自然生态结合的理念。”工作室的园长们说道。

同时,西昌还是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关于航天和科技的课程资源就在孩子们身边,通过开发深度体验式的航天课程,能充分激发孩子们对浩瀚蓝天的奇思妙想,点燃科学探索的梦想,激励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这些得天独厚的环境都要作为支教小组开发园本课程、设计教学活动时考虑的重点内容。


实现“造血”,推动可持续发展

教育扶贫的实质应体现在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所以,“生命力帮扶模式”的实践落地,要营造平等互助的氛围,将上海学前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输入凉山州,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工作,授人以“鱼”的同时更授人以“渔”。

支教小组结合专业特长与凉山州机关第二幼儿园教科研存在的痛点难点,围绕多媒体教学具使用与实践、阳光体育大班额及室内运动的优化实施、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低结构材料的创意使用、基于幼儿发展现状调研结果的集体教学活动方案优化与实施等不同主题,开展30余场专题培训和示范展示。

为了丰富州二幼的教育资源,工作室提供了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教材及幼儿操作材料,由支教小组和教师们一起结合教材开展教研及教学;捐赠华东师大黄瑾教授团队研发的数学教玩具——“慧玩数学”,以及玛塔编程机器人,为老师创意设计数活动提供硬件支撑。

支教小组每两周向工作室汇报支教工作要点,及时梳理支教中的成效与问题,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宋青园长工作室始终作为支教教师的智囊团,助力其高质量完成支教工作。上海市黄浦区音乐幼儿园的徐文晶老师在凉山州机关第二幼儿园兼任班主任和带教工作,对于如何成为出色的“师父”,上海市音乐幼儿园的黄颖岚园长提出,除了从自身擅长的艺术与语言领域为切入点开展带教工作,更要基于“徒弟”的需求和幼儿的现状,让带教计划具有针对性与操作性。在与黄园长的交流中,徐文晶老师制定了点线面层层深入的带教计划:以一个班级为焦点,以艺术领域、语言领域为主线,以周次月次为频率面向全园辐射带教阶段性成果,每周现场展示交流活动、每月园级示范观摩活动、领域主题讲座活动,把音乐、绘本阅读教育的独特魅力与前瞻理念从日常的点滴中进行传递。

工作室也积极将“师徒结对”推广到全园,通过带教互研,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将学前教育前沿理念、个性化支持幼儿成长等专业精神和专业理念分享传递给更多的老师。通过远程交流,支教小组确定了以日-周-月为线索的整体带教思路:从一日教学计划着手,共同思考如何将保教工作中的要点与理念渗透到一日活动中;从每周一次的结对观摩中,基于活动现场践行反思性教学;以每月一次的公开教学展示为契机,解剖麻雀,共同形成可推广的教学经验。

除了支教小组的日常工作,宋青园长工作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成员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解惑实践中的难题。上海市黄浦区紫霞幼儿园园长宋文漪园长开展的“数活动的创意设计”讲座,在“什么是数概念?”的互动游戏中,教师们发现“数”就在我们身边,进而结合一些数学集体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深刻地体会到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数学习蕴含着游戏化的特征,通过关注幼儿的所思所想及兴趣,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情境化环节设计,数学活动能做到既“有趣”又“有用”,既引发思考又助力提升。

现在,二幼的教师们还经常远程和第一支教小组的陈小梦老师交流运用信息手段开展教学的新点子;奚尤旎老师指导的论文与案例获得了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第19届中国教育系统年度论文评选的奖项。阳光大体育中大班额活动时的消极等待、运动密度不足、技能与体能结合不科学等难题迎刃而解;经过10多次的研讨,二幼的老师们投放低结构材料时有了更多思考:“这些材料幼儿需要吗?能怎样让现在的空间得到优化?”开展绘本教学时,反复阅读绘本、解读情节、抓牢蕴含在细节处的内涵成为了老师们组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


深入幼教点,不落下一个

教育帮扶的“生命力”在于萤火之光也能照亮前方的路。宋青园长工作室注重在支教工作中加强学前教育宣传,深入到层峦叠嶂的山区中,让家长愿意送适龄幼儿来接受教育、幼儿能接受到教育,把“一个也不能落下”作为开展教育帮扶的重点,在建立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上发挥作用。

支教小组定期前往凉山州普格县马里哄村幼教点、洛子村幼教点等地对口帮扶。在马里哄村幼教点,结合当地“幼儿学习普通话推广项目”开展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心支教活动,面对彝族幼儿听不懂搞普通话的情况,支教小组相互配合,用有趣的语言游戏拉近彼此的距离,游戏中由一个老师用动作示范配合拟声词激发孩子们游戏的兴趣,另外一位老师同步在旁用普通话语音进行匹配复述,充分考虑到不同彝族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对游戏的接受程度,确保活动质量。

支教帮扶期间,宋青园长工作室先后募集3000余件玩教具、7000余册图书绘本,合计40余万元的物资,到布拖县山区开展“山区教育梦·扶贫在行动”活动,深入支教点,真正深入到教育扶贫最需要的地方,激励教师们为国家的学前教育事业不断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教师精神。捐书赠物虽为小事,正是由小事做起汇聚善意之光,继而影响到更多人,工作室成员幼儿园的教师们也参与到教育帮扶行动中,用协同线上教研的方式提供大量优质的远程师资、课程与研究成果,全力以赴,共同为国家的学前教育事业贡献应有之力。

回顾教育帮扶之路,宋青园长工作室支教小组收获了各界关心、指导和帮助,2020年12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黄贵珍秘书长到凉山州机关第二幼儿园亲切慰问支教教师;《上海托幼》、《学习报》等期刊先后对“有生命力的教育帮扶模式”进行跟踪报道;支教中表现出色的上海市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陈小梦老师荣获“2019年度黄浦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州二幼的鲁华园长说:“几位支教教师对工作的辛勤付出、高度的专业热情感染了州二幼的每一位教师。”个人之力或许渺小,但当我们的力量彼此交汇,亦能聚起千钧之力,从而撬动集体向上而生的力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执着担当。

版权所有: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办公电话:0431-85098685  电子邮箱:yzpxzx@nenu.edu.cn